事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,教育部发布两项重要指南|界面新闻 · 中国

adminweb 2 0

记者 辛圆

据《人民日报》周一发布消息,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教育指南》)和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使用指南》)。

《教育指南》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,该体系以素养培育为核心,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实现从认知启蒙到创新实践的素养发展: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,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,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。

《使用指南》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三大类核心应用场景。

第一类应用场景是促进学生成长。围绕不同教育阶段、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成长的多样化需求,面向特定场景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,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

第二类应用场景是辅助教师教学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教师提供教学准备、课堂实施、课后辅导及教学研究的全面支持。依托其精准分析与内容生成能力,教师可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教学效能,助力构建人机协同的高效教学体系。

事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,教育部发布两项重要指南|界面新闻 · 中国-第1张图片-宇宙链

第三类应用场景是支撑教育管理。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和教师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文本生成和智能分析数据,优化日常办公、教育监管与评价决策,提升管理的精准性与科学性。

《使用指南》强调,在中小学应用场景中,应以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为前提,通过规范化使用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能。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,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;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;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。

保障措施方面,《使用指南》提出,学校应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环境建设和使用素养培育。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校准入机制,积极营造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校园文化氛围。针对不同学龄阶段学生,基于差异化的教育场景目标,制定差异化、递进式的人工智能应用策略。

《使用指南》还提到,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,禁止直接使用AI回答学生问题或提供咨询;应避免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评价学生;严禁将个人信息、考试试题等敏感数据输入AI工具,防止数据泄露与隐私侵害;未经授权不得利用AI复制传播他人作品,避免著作权侵权;避免过分依赖AI抄袭工具。学生应避免在作业中简单复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内容;避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参加考试与测验,不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弊。

  • 华西证券: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.01亿元,同比增长138.26%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与Momenta合作大模型,东风日产N7正式上市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盘中必读|全球制冷行业龙头丹佛斯需求倍增,磁悬浮压缩机概念应声大涨|界面新闻 · 证券
  • 家清黑马“绽家”带飞母公司,业绩股价均创新高|界面新闻
  • 直通部委 | 生态环境部严惩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 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5.2%|界面新闻 · 中国
  •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.1亿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礼来口服GLP-1治疗糖尿病研发成功,还可“不限时”使用|界面新闻
  • 建设银行发布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美国200多名高校校长发联合声明,反对美国政府越权|界面新闻 · 天下
  • 地方新闻精选 | 广东发出全国首份珊瑚礁司法保护令 国企董事长骗领使用身份证被“双开”|界面新闻 · 中国
  • 国泰航空:第一季度载客量按年增加23.4%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“三升两降”,险资投资未来或增配权益及长债|界面新闻
  • “e租宝”第二次资金清退近期开启,清退对象扩大到员工|界面新闻
  • 康力电梯创始人王友林去世后,配偶继承约25.89亿股份成新实控人|界面新闻 · 证券
  • 谷歌盘中下跌6.5%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